查询时请注意选择相应的产品编号
          
| 有证书的标物给出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及其准确度 | |||
|---|---|---|---|
|        
	  “标准物质证书”(一下简称“证书”)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,是研制(或生产)者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。“证书”给出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及其准确度;扼要描述不标准物质的制备程序、均匀性、稳定性、特性量值及其测量方法;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储存方法等,使用户对标准物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。 
	  一、基本要求 
	  1.凡经国家计量局审定批准的“一级标准物质”(国家级标准物质)均应编写《标准物质证书》。“证书”由该标准物质的研制(或生产)单位负责编写,随同标准物质的发售提供给用户。 
	  2.“证书”力求文字简洁,通俗易懂,篇幅视需要阐明的内容而定,一般以1至2页为宜。 
	  3.“证书”中使用的名词、术语要前后一致,援引的公式及技术数据 应准确无误,文中采用的物理量单位、符号及专有名词、术语均应符合国家统一规定。 
	  4.“证书”应印有国家计量局的标记。 
	  5.“证书”内容一般包括下列三个项目: 
	  (1)封面 
	  (2)内容与说明 
	  (3)参考文献 
	  二、封面 
	  1.封面设计 
	  2.标准物质的名称和编号 
	  标准物质名称应简明、准确地反映出该种标准物质的性质与特征。编号由国家计量局统一给定(见《一级标准物质编号办法》)。 
	  3.样品编号 
	  为便于对标准物质进行监督与检验,用于发售的标准物质最小包装单元均应编号。编号方法由研制(或生产)单位自定。 
	  4.标准值 
	  标明该标准物质被确定的特性量值。若被确定的特性量数目较多,可移至“内容与说明”内列表示出。 
	  5.有效期限 
	  标明该标准物质作为标准使用的最终日期。 
	  6.研制(或生产)单位 
	  对标准物质特性量值进行定值和负责编写证书的单位。 
	  7.研制(或生产)单位地址 
	  三、内容与说明 
	  1.序 
	  标准物质的一般描述。主要介绍该标准物质的组成特征、技术特征与应用范围。 
	  2.发售形式 
	  最小包装单元的规格和形式。 
	  3.制备方法简述 
	  简要介绍制备标准物质的原材料来源、制备方法和制备程序以及制备注意事项。 
	  4.特性量值测量方法 
	  简要介绍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测量方法。当被确定的特性量较多时,可列表示出。 
	  5.标准值及其准确度 
	  给出被确定的标准物质特性量值(标准值)及其不确定度,并注明不确定度的来源。 
	  6.均匀性检验 
	  简要介绍均匀性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,同时给出最小取样量。 
	  7.正确使用及储存方法 
	  扼要说明该标准物质的使用方法及储存条件。 
	  8.研制(或生产)协作单位和个人 
	  列出参加该标准物质研制(或生产)并负有一定责任的主要单位和个人。 
	  四、参考文献向用户介绍必要的参考资料。 | 
| 上一篇:科学有效地运用改进校准工作质量及实验室的能力 | 下一篇: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针对标准物质办理许可证的规定 | 
|---|
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: xy/left.htm
